通知公告
关于秋季学期开学阶段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08-29 17:30       浏览次数: 次

秋季学期开学阶段是新生入学适应、毕业生考研择业、各年级学生校园学习生活适应的重要阶段。根据河南省委教育工委、河南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秋季学期开学阶段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关工作的提示》文件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抓实抓细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现将有关工作要求提示如下。

一、加强2024级新生入学心理适应教育

1.全面掌握新生基本信息。各学院通过学生档案、报到时信息登记及开学后成长报告等多种形式,全面掌握学生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父母职业、成长经历等基本关键信息,做到新生信息收集前置,为后期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2.做好新生分类管理。通过信息收集、谈心谈话、新生普测、心理咨询等多种方式,做好单亲、留守、心理问题三个清单,梳理好学业困难、经济困难、性格偏执、躯体疾病等不同群体学生基本情况,做好后续跟踪服务与分类指导。

3.注重建立良好情感链接。充分利用迎新前后、军训期间、入学适应期等关键时段,深入班级、宿舍,全面了解学生生活、学习、适应、人际交往、思想状况和身体健康等各项情况,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协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通过线上线下联系,第一时间给予关心关爱,与学生建立良好信任的情感基础。

4.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将新生心理适应教育纳入学院新生入学教育,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团体心理辅导、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转变角色、明确目标,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组织新生参观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宣传学校心理咨询室地址和预约电话,介绍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服务内容,引导新生增强心理健康意识,知晓心理求助途径,培养学生善于自助、乐于互助、敢于求助的良好心态;向新生家长发放《三中三平码免费10期大学生心理健康家长指南》,介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普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家长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心理守护。

二、做好毕业生心态调整教育引导

1.精准毕业生就业意向基本数据。通过调研、谈心谈话等多种方式,了解每一位学生就业基本意向,摸清“考研、考公、择业”等基本数据,做到心中有数,开展针对性教育引导与帮扶工作。

2.加强学业、就业困难同学跟踪与帮扶。对存在考试挂科、学业预警、频繁缺课、懒散邋遢、就业困难、毕业设计(论文)长期停滞等情况的学生,加强关心与关注,做好“一案一策”个性化精准帮扶。

3.组织考研交流会。邀请有经验的学长,通过经验分享、考研沙龙、教师对接帮扶、信息资源共享等方式,教育引导考研学生合理规划学习安排,调整学习方法策略,减轻考研压力,积极轻松备考。

4.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针对毕业生,学校推出“鼓圈律动减压、毕业画压力、中医经络正念减压”等团体心理辅导项目;各学院围绕毕业生就业升学常见心理困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就业经验交流等,引导毕业生科学制定职业目标、合理规划生涯发展,积极应对毕业焦虑、人际关系调整等困惑,顺利实现生活转段。

三、强化大学生心理危机监测预警

1.做好新学期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复学审批与办理。按照《三中三平码免费10期关于进一步规范因心理问题休学与复学相关流程的通知》文件要求,各学院提前摸排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期满将要申请复学的整体情况,按照复学流程规范办理。辅导员老师提醒学生及时到当地精神专科医院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精神科、心理科进行诊断评估,确保学生情况稳定,具备正常的学习生活能力时,督促家长陪同学生返校办理相关手续,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学生返校后,辅导员陪同到学校指定精神专科医院进行复诊,各学院及时将学生的诊疗记录和申请复学的相关材料汇总归档。

2.组织开展2024级新生心理普测与回访工作。本学期心理中心继续采用教育部统一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面向全体2024级新生开展心理普测。按照心理中心统一安排,各学院按照格式要求将参测名单上报中心、组织新生辅导员参加新生心理普测专题培训、规范引导学生使用手机完成测试,并督促未参测和测试结果无效的学生及时进行补测,确保新生心理普测实现全覆盖。测试结束后,心理中心和各学院协同开展普测回访工作,建立“一生一档”心理成长档案,构建分级分类关注名单,开展持续追踪与动态关注。

3.完善与更新学生心理预警数据库。学生返校后要及时进行深入摸排与全面研判。学生入校一周内,辅导员与一般关注和特殊关注名单中的每位学生开展一次谈话交流;学生入校两周内,辅导员通过主题班会、走访宿舍、集体谈话等多种方式与所带每一位学生见面并简单交流。通过面谈交流,及时掌握学生返校后学习、生活、困难、情绪与思想状况,及时给予关心指导,并做好谈心谈话记录,及时更新完善学生心理预警数据库,做到危机早发现、早干预。

4.做好常态化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监测与排查。新学期开学后25天和国庆节前后是心理危机高发期,要常态化做好学生心理危机排查、动态监测与个案评估,夯实“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网络。做好日常学生心理状态摸排与研判,重点关注面临学业困难、新生适应不良、经济困难、情感危机、家庭变故、性格孤僻、就业压力等风险因素的学生,做好心理评估和引导帮扶工作,加强重点监护与心理评估,制定个性化帮扶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实现危机学生闭环管理。

5.强化重点学生群体分层分类关心与疏导。对于目前存在明显心理困扰的学生,要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接受专业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尽早化解心理压力。对于因心理问题持续服药的学生,做好家、校、医沟通交流,督促学生规范治疗按时用药。对于曾经出现过心理危机的学生、存在严重精神障碍的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后已经复学的学生、目前存在厌学想休学甚至想退学的学生、存在较大亲子关系冲突的学生,要做到“一人一策”,高度敏感,采取个性化措施协助学生应对实际困难,尽早疏导压力,建立平稳心态。

6.加强学院学生工作队伍技能培训。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学院全体学工队伍谈心谈话技术、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基本技能、家校沟通协作的交流与学习,提高学工队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胜任力。加强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培育特色品牌,全面发挥实效。

7.加强对学生朋辈团队的指导与管理。参照《三中三平码免费10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朋辈培训管理办法》和《三中三平码免费10期2024年学生朋辈团队培训工作安排意见》等制度文件,组织安排本学院朋辈学生队伍参加培训学习,加强对学院心理部、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和党团学生干部等朋辈团队的培训、指导与管理,实现新学期学生朋辈队伍培训全覆盖,充分发挥学生朋辈团队心理互助与预警关键作用。

四、优化心理咨询辅导服务

1.做好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常态化开展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做好心理咨询热线、“洛理倾心”公众号等宣传教育、求助渠道畅通,规范做好咨询转介、咨询回访工作,提高心理咨询服务专业化水平,为全校学生提供专业及时的心理咨询服务。

2.实施重点学生精准帮扶。对于咨询中遇到的重点难点个案,加强心理中心与学院沟通,制订“一案一策”的个性化干预方案,“专案专人”的深度帮扶干预机制,将心理帮扶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提升帮扶效果。

3.加强家校沟通联动。各学院注重家校沟通,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努力做好家校育心合力,并做好沟通记录。

4.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渠道作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加强集体备课,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关键作用。

五、营造健康积极的校园氛围

1.加强学校学院双向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心”阵地的重要作用,通过学院网站、公众号、橱窗、板报等渠道,发布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相关内容;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针对不同年级持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和预防心理问题科普宣传,建设友好、包容、支持的学院校园文化氛围。

2.定期开展主题班会与宿舍文化活动。将班级、宿舍作为心理健康教育重要阵地,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组织学习讨论,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开展宿舍环境设计比赛、“每天帮室友做一件好事”等活动,将宿舍建为“美丽之家、温暖之家、和睦之家、成长之家”,构建学生心理成长良好生态。

3.注重发挥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功能与作用。二级心理辅导站作为学院开展心理工作的主要抓手,由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主要领导,明确工作负责人,优化工作场地,统筹全院心理育人工作;开学阶段,加强与学业导师、班主任、论文指导老师的沟通交流,做好学院特殊关注学生周报和一般关注学生月报工作,做到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构建学院全员育人氛围,不断凝练工作特色;针对本学院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加强宣传引导,调动学院心理部、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的积极力量,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支持。

六、工作要求

各学院要深刻认识当前阶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工作保障,按照工作提示,结合实际情况,系统周密谋划部署,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联系我们
王城校区:公共教学楼一楼南侧 0379-65928082
开元校区:教学F楼202 0379-65929025
九都校区:后勤楼一楼、校医院旁 0379-65929025
扫码关注
三中三平码免费10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联系我们
王城校区:公共教学楼一楼南侧 0379-65928082
开元校区:教学F楼202 0379-65929025
九都校区:后勤楼一楼、校医院旁 0379-65929025
扫码关注
三中三平码免费10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